2000顆心 打造永和「濕」樂園

2007010108:18

2000顆心 打造永和「濕」樂園                   【聯合報/記者 羅嘉薇】

永和市每平方公里住四萬一千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很難想像這樣擁擠的水泥叢林裡,在新店溪左岸竟有塊濕地,復育數百種台灣原生水生植物。

這是一群人反向建設,在都市裡打造出失而復得的青綠生機,給人「忘路之遠近,忽逢桃林」的驚喜。

藏在都市裡的「永和社大濕地生態教育園區」除了菜畦、水柳圍起的綠色迷宮、蝴蝶的蜜源食草,更有十一個深淺不一的池子,復育著數百種台灣低海拔原生水生植物。

水鳥產卵 這塊地活了

「濕地生態的成功與否,要鳥來驗收。」戴著牛仔漁夫帽的永和社大行政專員潘增鑑喜孜孜地說,近日白腹秧雞和紅冠水雞已經來產卵囉。七十二歲的他,白天不在社大,就在這裡,是園區最忠實的守護者。

冬日周六午後的綿綿細雨中,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副教授陳建志帶著中小學自然科種子教師來「取經」。「這裡收集的物種很多,是很好的教育場域。」他手裡抓著一把剛從園區剪下的大安水蓑衣,要老師們帶回學校種植。

這矮柵欄圍起來的三公頃生態農場,兩年前還一片荒煙蔓草。在永和社大師生奔走下,水利署和台北縣允諾出借這塊堤外公有河川地。

公部門開來怪手整地、挖出水坑;然後,近兩千個社大師生與永和居民接手。沒有組織、缺乏經費、捲起袖子和褲管,以生態工法接力闢建為人工濕地。

阿伯提問 問出桃花源

七十二歲的潘增鑑,一九九九年來永和社大選課,聽講師張文賢提到濕地的消失、生態的破壞,讓他突然想做點什麼。他問:「如果是河濱的灘地,適合開闢為水生生物池嗎?」

就是這問題,點亮張文賢的靈感。在他號召下,許多學者組成「備詢」的專業顧問團隊,為營造濕地提供知識支援。大家暱稱「潘潘」的潘增鑑承擔起動員勞力和尋找資源的工作。

「剛開始,我們連鋤頭都不會拿,什麼草要拔也不知道。」為種子教師擔任解說員的李敏綾,如今對滿園植物如數家珍,「這裡曾是垃圾場,土質不好,一挖下去,什麼瓶瓶罐罐、塑膠袋都跑出來。」

還有人挖到過彈簧床。

找原生種 到處看水田

為復育這塊濕地,社大師生常去雙溪、平溪、宜蘭雙連埤一帶的水稻田和梯田觀察,發現原生物種,就先拍照、記錄,等開花結果,再把種子帶回來,「有時三個月沒去,水田已被圍籬圍起來、推土機進駐,要開發了,這時就得趕快把物種挖起來。」

因為是「域外保育」,水土未必適合,移植成功了,學員歡欣鼓舞,「可是社區的歐吉桑來看了說,這哪有什麼!都是以前鄉下水田要除掉的雜草,你們把它當寶貝!」潘潘笑說。

認養菜畦 招來社區人

為了讓社區居民有參與感,負責園區維護的「水噹噹大地關懷社」,決定在這裡開闢菜畦和花圃。

「想多分一塊菜畦,就要認領一塊公領域,來澆菜的時候,順便澆旁邊的樹。」潘潘說,一塊菜畦每年酌收三百元,充作買鋤頭、肥料、抽水機、除草機的公基金。也有許多設備是募來的,永和社大所在的福和國中有什麼東西要報廢,潘潘就去接收。

漸漸地,生態農場規模初具,越來越多來散步的居民會繞進來探探;認一塊菜畦,就等於加入了這場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對話。

老鷹來了 孩子都來了

人來了,植物豐富了,動物也欣然造訪。李敏綾細數,有蝴蝶、燄紅蜻蜓、麻斑晏蜓、紅尾伯勞、喜鵲、八哥、長腳赤蛙,「最近連青竹絲、老鷹這種食物鏈尖端的動物都出現,代表這裡的食物夠多了。」

學氣象的上班族吳添進這天趁放假來幫忙招待參觀的種子教師。他說,一公頃濕地的作用相當於一千個家庭的冷氣機,能使都市的溫度降低,「我和太太來這裡做義工,蒔花弄草,還能為環保盡份心力,得到很大快樂。」

現在,園區成了中永和地區國中小最近、最棒的自然課教室,也舉辦生態導覽和濕地體驗活動,團體參觀得預約。解說員們上過多堂濕地、河川和自然生態課程才取得資格,潘潘說:「要了解環境因素,講起來才有感情啊。」

而這群永和人在一鋤一鏟間悄悄向土地裡挹注的,正是濃郁的感情。

對大自然,也對親愛的鄰居。

在擁擠都會裡,人工打造出的濕地,是台灣原生種植物的復育櫥窗。植物冒出水面,鳥來了,昆蟲來了,人也來了。生態、景觀、教學,在此取得完美和諧。

陳柏亨、陳正興/攝影

打造人工濕地,孕育生物多樣性。都市人的耕耘、收割初體驗都在此完成,尋回人與土地、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陳柏亨、陳正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