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曲-電影欣賞

2009111614:06
片名:練習曲  片長:100分鐘

旅行,永遠是遇見真實故事最好的時刻。聽障男孩的腳踏車日記,《悲情城市》資深攝影師陳懷恩首度執導的真摯之作,捕捉台灣真正的人文風景。

影片資料:

  • 影片年份:2006 
     
  • 導演:陳懷恩

    編劇:陳懷恩

    演員:黃健和 許效舜 吳念真 東明相

劇情分享:摘文自開眼電影

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逆時針的環島路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弦。他遇到了藉由影像製造夢想的工作者,專心一意的,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在花蓮海邊遇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她說她的國家沒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時候,他在海邊彈著吉他,伴著月色和海潮聲,以大地為床,就地而眠;肚子餓的時候,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疲累的時候,他停駐外公外婆家,一聲「阿公阿嬤」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回到高雄,旅程結束,回憶卻正要開始。12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難以忘懷的生命滋味。停好一路相隨的單車,打開電腦,拿起吉他,明相輕輕地彈奏起屬於他的生命練習曲。

帶著大家去旅行,沿著台灣本島的海岸走一圈,呈現當下台灣,是導演努力的功課。幾乎每個喜愛騎車的人都喜歡騎循環路線,在台灣最長的循環路線就是沿海環島。電影開始於東海岸的日出出發,在台灣西岸的落日中結束旅行。以七天六夜的旅程舖陳延伸,開始和結束在同一個點:太麻里,迎接台灣第一道陽光的地方。這個逆時針的循環,像是時間的倒轉,回憶的圓圈,一如始終如一的人生,本來無一物。

故事開始於旅遊的第二天,這是個電影旅程的開始,太麻里日出的意義,除了在視覺上的魅力,令「開場」的意涵,簡單而有力。而主角旅遊的第一天,是電影中的尾聲,如此安排,除了希望傳達人生循環的感受,實際上,旅遊中的許多遭遇,或許當時的感受,不如事後記憶來的深刻,過程形成累積的作用,透過時間的行進而昇華。

試著說一個沒有暴力,沒有黑社會的故事,將抗日的史實、抗爭的現實、傳說的事件、傳統的更迭巧妙融入劇情。一如旅行過程中,因為環境、立場、關係的改變,一步步的發現與期待,隨著時間與空間同步推進,這也是造成影片張力的獨特創意。

導演的話:

曾經,我困惑電影還能帶給觀眾什麼?

「創造一種新的,可能的視覺敘事」這是電影《練習曲》嘗試的說故事方式。
不倚賴情節的鋪排,運用台灣沿海的自然景觀與特質,給故事發生應有的情境與氣氛,也賦予電影進行的節奏和張力;我重視電影特有的基本魅力:觀眾觀影時,當下的期待與驚奇。

旅行的渴望,一直是人類心靈深處不可或缺的遊戲;一段旅程帶給旅人的意義,就如同觀眾經歷一部電影的獲得。

《練習曲》是部旅行的電影,企圖用一百分鐘,完成一趟沿海環島的旅行。

-----------------------------

我的感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是上午10:00~12:00時段,剛好在家也有空閒時,會不自覺的打開公視頻道看看,發現好多好電影會在此時播放!近午時間,一邊享用著「早午餐」,一邊聽看著導演說故事,說實在的好享受好滿足啊!

今天回到家,雖然已經錯過四十分鐘了,仍不願放棄,從明相住在海邊的國小,感受到即將退休老師的照顧與鼓勵的情結看起,工廠女工租遊覽車抗爭兼旅遊,來到自己幼年成長的阿公阿嬤的家,聽阿公述說自己的故事,與阿公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行程最後一天,老捷安特,在荒蕪的飛沙,爆胎了。也許承蒙媽祖的庇蔭,適時出現一名也在騎車環島的中年男人,因著他的幫助,讓明相得以完成旅行。而兩人短暫的同行,也令男子憶起:與已故同窗相偕騎車的美好時光。胡德夫海邊演唱“太平洋的風”的景象,結束也開始了這趟旅程!

這些故事的情節,一次一次都讓我很有感覺!也許是其中也有著自己過往的點滴影像吧!我想光是這點,就足以感恩導演的付出與成功 ,為台灣的人文特質與自然景觀,做了精彩平實的紀錄!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從頭再觀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