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古蹟-台北中山堂

2009092113:00

在台北市延平南路上,除北門撫台街洋樓、還有中山堂(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這個國家二級古蹟,與臺北市息息相關的歷史故事都發生在這裡。與您分享台北古蹟日活動第三個景點介紹-中山堂 !

中山堂

中山堂

中山堂

[先從中山堂的歷史故事說起....]

一九二八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拆除了清末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台北公會堂」。

「台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工程費時四年,於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建造完成,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全部工程共耗費九十八萬日圓,動用工程人員九四五○○人。

到了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從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五十一年的臺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政府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在過去歲月裡,經常為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其中最受矚目的有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延、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訪華,均在此舉行國宴,此外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及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由於這些珍貴歷史突顯了中山堂的特殊地位,嗣經內政部於民國八十一年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以上資料來自http://w2.csh.taipei.gov.tw/03history.asp)

中山堂

中山堂

中山堂

[再看看中山堂建築特色]

中山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一二三七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採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 。

中山堂 

中山堂中山堂

中山堂極具風格的外觀,猶如一塊以大型積木為主體的建築,旁邊依附十塊中、小型積木所建構堆砌而成。

回教風格的弧形拱門、尖弧高窗,中國式「方勝」造型氣窗,琉璃瓦、承重斗拱,閩南式紅陶瓦,搭配希臘三角形山牆,形成特殊的混血風格。

中山堂

中山堂中山堂

中山堂

中央樓梯二至三樓間的大型浮雕為台灣本土雕塑家黃水土的作品。本浮雕高二百五十公分,長五百五十公分,構圖雄偉,布局嚴謹,技藝高超,才氣橫溢,堪稱一代傑作。(台北古蹟日當天,導覽老師特地帶領我們觀賞此巨作,聽說平日需登記經由工作人員帶領才能進入。)

水牛群像

分享相關照片<台北古蹟日>

[中山堂交通資訊]

◎聯營公車0南右、0東右、0西、912254952201202205206209212218221223231232233234235238239242243246249250252253259260262265281302304307310601604624628701此外附近之博愛路站、衡陽路站、軍史館站均可,到站後徒步約五分鐘即可到中山堂。

◎捷運藍線5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