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的故事

2009092015:32

參與台北古蹟日活動,讓我對北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IMGP7242

IMGP7252

北門又稱承恩門(有人說由於面向北方,因此取「承接皇恩」之意而得名,但文史研究學者李乾朗老師,在台北古蹟日台北城發展史講古時說,應該是「承接北極星」較為恰當有圖說明

CIMG2757

CIMG2760CIMG2768

北門創建於光緒五年(1879年),是台灣地區第一級古蹟,清朝時期台北城周圍一千五百餘丈城垣,(約是現在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所為成的方形區塊為台北府城),開闢五門,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小南門。

其中北門、東門有附廓,日據時期拆除城垣城廓及西門,光復後東門、南門、小南門,皆經整修已失原貌。惟獨北門尚存原貌,北門的形式頗特殊,是一封閉碉堡,城樓用牆兩層很堅固,屋架仍為中國傳統式木構架,雕飾簡潔大方。

CIMG2775

CIMG2758CIMG2773

CIMG2663

李乾朗老師在台北古蹟日(09/19)台北城發展史講古時,語重心長的呼籲大家愛護古蹟外,還分享了北門的小故事,我將它簡單記錄於下:

故事一

居住於台北府城的居民,如果出北門到城外大稻程,辦事或喝喜酒...,錯過城門開放的時間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城門上的衛兵將會將籃子放下,居民將小費放置籃中升上確認後,衛兵再次將籃子放下,這時人坐在籃子中,衛兵幾人合力將人拉起,讓他順利進城 。

故事二

日軍衝台北城時,在城外久攻不破,有位陳老太太慈悲心起,拿了爬梯給日軍,於是得以順利進城,陳老太太還因此得到獎狀呢?

故事三:

台北府城被攻破後,日軍將領騎馬進城接收台北城是從五個城門中的北門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