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義的網摘作品

2006110416:24
417 園藝與生活-鄭誠漢 (台灣大學農藝系碩士;現任技正)

TAIWAN 雜草學會
http://wssroc.agron.ntu.edu.tw/Default.htm

雜草學會_前期簡訊
http://wssroc.agron.ntu.edu.tw/newsletter/NewsLe_index.htm

第220回花謎擂台 活動日期:7/5 -7/11
花謎答案:台灣野牡丹藤
花謎得主: 鄭誠漢
http://web.igarden.com.tw/club/guess/guess_2005index.asp


園藝之樂--選花、買花與照顧
http://www.ettoday.com/2005/11/13/327-1868385.htm

健康有機的園藝生活
http://www.ettoday.com/2005/10/02/91-1850968.htm


健康有機的園藝生活 ... 鄭誠漢

早期農村不懂得使用化學物質提高農產品產量,所以大家買的、吃的,幾乎都是有機的、健康的蔬果。

民國五十年代後期,大家開始一味追求高產量、高經濟發展及迅速累積金錢,農村開始大量使用化學農藥與肥料,逐漸養成依賴的習慣,忘記了悠久農耕文化留傳給我們「有機種植」的智慧。

栽種植物時,化學肥料真的可以很快奏效,產量也很明顯地提高,殺蟲劑、殺菌劑更讓蔬果的外表光鮮亮麗。但是殘留在蔬果食品內部、表面以及土壤環境中的的化學藥品,卻是眾多病變的主要起因,對現代人健康造成很大威脅。

有機種植並不困難,喜歡種植花草的人總難免會到花市買一些「陽明山土」回家使用,因為這種土鬆軟,種出來的植物特別漂亮與健康。但是您知道嗎?我們只要有一個有蓋子、不漏水的桶子,就可以利用家裡最外層不吃的蔬菜葉子、果皮、吃剩的飯菜等(廚餘)或是花盆裡的樹葉、雜草等,再混些泥土,在家裡就可以生產和陽明山土一樣疏鬆、肥沃,最天然有機的栽培土了。

利用廚餘製作有機肥栽培土,您會發現也許以前必須每天丟一次垃圾,現在可能兩三天甚至三五天才丟一次。以前種植花草時,剛買回來漂漂亮亮的花草,回到家不久就得到病蟲害,甚至美麗的花都還沒有長出來就在半夜裡被蟲子吃光(被蛞蝓或蝸牛吃掉了)。但是自從自己生產有機栽培土後,土壤變得鬆軟、肥沃,種出來的植物變健康、葉子完整又厚實,病蟲害也減少了。如果您用它來種菜,種出來的菜不只好煮、好吃、也比噴施化學肥料農藥種出來的菜更加香甜、美味。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捨棄農藥,我們不必擔心在家裡噴藥對家人可能造成的危害。

要做到這些是不難的,只需要一點小空間、有陽台,加上對自己、家人及環境的一些關愛,大家都可以在家動手作。雖然不可能從此不用上市場買菜,但是至少可以少吃一些殘留化學藥品的蔬果。

土壤變肥沃、健康了,垃圾開始減量了,我們自己也得更健康了。接著還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節省澆花的水?

目前多數的清潔劑、肥皂都含有無法自然分解的化學添加物或是合成香精,用過的水如果用來澆花,化學藥品會累積在土壤裡,逐漸影響植物的生長與健康。我們應該使用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物的肥皂或自製手工皂,因為只含天然、可以自然分解的油脂,使用過的水澆花,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運用天然清潔用品的「二度水」澆花,我們不旦能節省水資源的消耗,也可垂手對環境保護多盡一分心力。

自己從這些簡單、健康的園藝生活方式做起之後,我們將不必再擔心因為花草噴灑農藥而不敢讓小朋友接近,只採蜜不螫人的蜜蜂、漂亮的蝴蝶與小鳥,也開始來到您的這塊小天堂,與您分享有機的花草生活。

(作者鄭誠漢/台灣大學農藝系技正。)

416 台灣田野美學-詩與畫的進行式--講師林滄淯


課程介紹:
賞讀、繪寫詩與畫是一種優雅的思考形式,當它作為自我檢視與釋放的方式時,
內在視野的尋求、建構與分享,我們需要的正是美好的態度和冒險的熱情。

林滄淯 簡歷介紹:
歷任雜誌總編輯、電視編導、製作人。曾獲多種文學、 影片及藝術獎項;
著有攝影集、詩集、散文集、小說集與電影劇本等多種.....


台灣二十一世紀 議程協會
林滄淯 02-23649077 02-23649078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3號11F之一
[email protected]


林滄淯的詩,每個美麗而蒼涼的問句,都說明了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林滄淯的詩有一點他從事台灣田野美學的味道,水瀑、流星雨、山巖,
很有視覺上意象的聯想空間。原來,從他家望出去就是霧中繚繞的山光水色。
他不是個嚴肅的人,卻保留那一代詩人的浪漫,以及舊時光的美德。
他的攝影作品並不驚世駭俗,就跟他的詩文一樣,很容易喚起觀者共通的
情感經驗。

但是,你以為林滄淯很浪漫,他卻在被問及如何完成那首令我感動莫名的詩時
回答說,「那天早上起來就想到其中一句,然後接著類似的句子就寫好啦。」

沒有期待中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嗎?我納悶著。
林滄淯卻露出像青蛇一樣的笑容說:就是這樣而已。


用午夜的想念和自尊和解 2005年 09月 16日 | ▼

誰相信憤怒是人生最後的激情
誰在意情書和遺書的差別
誰真正信任端坐屋前的青蛇是因為寂寞
誰願意理解道別是為了成就無常的深意

用水瀑堅貞的信仰穿越遠路
用午夜的想念和自尊和解
用眼角的餘光窺視流星雨的決絕
用崩塌的山巖明白生死相忘是墜落
——節錄自林滄淯 2004.9.16《用飄舞的山茶花在晨醒時疾走》其中兩段

生活在他方-
http://sunrosel.exblog.jp/m2005-09-01/

普莉西拉尋愛地圖: 台北一周‧喝酒談詩的烏來午後
http://priscilla.bluecircus.net/archives/004905.html

台灣電影筆記-優良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1997)得獎名單
http://movie.cca.gov.tw/FESTIVALS/golden_01.asp?rowid=83

生態保育聯盟-加盟團體通訊錄
http://twstudy.sinica.edu.tw/~ngo/html/address.htm

公民美學座談會
http://icu.ilc.edu.tw/asp-data/photodiary/photodiary.asp?pd_id=33


林滄淯速描 本名林蒼鬱
誕生於民國44年(西元1955年)
出生地:台南縣二仁溪畔 (從溪邊的石頭蹦出來的)

20歲那年環島流浪而對花蓮一見鍾情,1980~1990年間定居花蓮,
先後居住在鹽寮海岸、北埔海岸、美崙地區及豐田。期間擔任
洄瀾有線電視新聞/節目部經理,以及東海岸評論社長兼總編輯。
是東海岸評論第二任總編。定居花蓮期間積極催生環保聯盟花蓮分會,
扶持綠色和平小組。
民國88年(1999年)離開這個第二故鄉,暫居台北,目前在文山、
士林、萬華、新莊、永和等社區大學,講授<台灣田野美學>課程。

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首獎、時報文學獎、優良電影劇本獎。
企劃製作的公共電視「綠野遊蹤」及「廟會」,不但應邀參加
1988及1989年國際坎城電視展、加拿大班夫影展、國際艾美獎,
「廟會」更榮獲1989年金鐘獎最佳剪輯及1990年導播獎。
著有小說集《離訣》、《孤獨園》(東大出版)、《尋找野甜菊》、
《彷彿穿過林子便是海》(遠流出版)

紀錄文學《台灣田野影像》(張老師出版)
攝影集《時光》
電影劇本《暗夜的天窗》

422 老歌與老電影:懷舊與賞析--講師洪芳怡(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

講師簡介:
東吳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組畢業.
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
現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曾在
中央大學與台灣大學發表過老歌與老電影的相關研究論文.
專長領域:三零至五零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明星文化、與歌唱...

臺灣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http://ccms.ntu.edu.tw/~gim/thesis.htm

洪芳怡ㄉ碩士畢業論文
http://etds.lib.nt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1-1107200509540700&query_field1=department_c&&query_word1=音樂學研究所&

洪芳怡ㄉ交大社文所博士生論文(毛毛雨之後:老上海流行音樂文化中的異國情調)
http://www.cc.ncu.edu.tw/~csa/journal/54/journal_park417.htm

洪芳怡 E-mail: [email protected]


經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八十六學年度_大學部新生錄取名單

音樂學系 理論與作曲組
-----------------------------------------
2104263 黃采韻
3100139 卓式賢
4102711 郭乃瑜
4102713 洪芳怡
7100089 張育萍
7700039 李至豪

第22卷第4期(2003.11)研究生碩士論文大綱口試: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洪芳怡 大時代中的絲縷歌聲:周旋歌曲與其背後的文化意涵 沈 冬


第24卷第1期(2005.02)10月11日舉行第二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洪芳怡 玫瑰薔薇同根生: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


第24卷第4期(2005.11)研究生碩士論文口試: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洪芳怡 上海1930-1950年代,一則參差的傳奇:周璇與其歌曲研究 沈 冬

論文摘要

活躍於三四零年代上海流行音樂界的周璇,以名氣的高漲、演唱歌曲與演出電影
數量的龐大與特殊的嗓音,在眾多女明星之中顯得十分突出。周璇的歌曲除了顯示出
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與過程,是由歌舞團、廣播電台、唱片界、最後涉入電影界
,影響了其時電影「無片不歌」的風氣,也可由她的歌曲製造的過程探討當時的唱片工業。
同時,從她的歌曲來探究中西交融下豐富的音樂風格變化,本文把這些歌曲劃分為
中式歌曲、西式歌曲與中西合璧式歌曲,當時的中國流行歌曲種類不出這三類風格,
而周璇的唱腔也依循著自中轉西式的發聲方式,凡此種種,皆反映出聽眾口味與西方文化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另方面,周璇從出道以來,主動或被動地塑造出「苦命」的形象,
所主演的電影內容與她的私生活有許多重疊之處,可見時人對她的好奇與喜愛。
本文最後以周璇的歌曲,呈現出同時代的多位作家筆下的聲音,以音樂的角度重新閱讀
並聽見這些文學作品,並且以張愛玲的文字做為理解周璇的工具。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9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9
    第二節、研究方法……………………………………………………………11
    第三節、文獻回顧……………………………………………………………15
    第四節、周璇時代的上海背景………………………………………………18
    第五節、結論…………………………………………………………………20


第二章 周璇生平………………………………………………………………..…23
  第一節、童年(一九二○~一九三一年)…………………………………24
  第二節、生活中的起點:歌舞表演、跑電台與演電影(一九三一~一九三六年)
…………………………………………………………………………………26
  第三節、影歌兩棲的第一個高峰期(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32
    第四節、質量皆佳的巔峰時期(一九四三~一九四九年)……………….38
    第五節、銀海最後的零星火花(一九五零~一九五七年)……………….45
    第六節、結論:周璇如戲…………….…………….………………………..47


第三章 周璇音樂製造者…………………………………………………………..58
    第一節、唱片公司…………………………………………………………...59
    第二節、作曲者……………………………………………………………...60
  第三節、作詞者……………………………………………………………...86
    第四節、編曲者與伴奏者……………………………………………………96


第四章 周璇歌曲分析……………………………………………………………107
    第一節、中式歌曲…………………………………………………………..108
    第二節、西式歌曲………………………………………………………….115
    第三節、中西合壁式歌曲…………………………………………………..127
    第四節、發聲技巧………………………………………………………….138


第五章 周璇歌曲與文學的對照………………………………………………....146
    第一節、對照記第一則:顯然的矛盾……………………………………147
    第二節、對照記第二則:探戈宮的爵士樂遊戲…………………………150
    第三節、對照記第三則:參差的對照………………………………….…158


第六章 結論………………………………………………………………………171
參考書目………………………………………………………………………228


附錄:
一、 周璇年表………………………………………………………………………175
二、 周璇歌曲總表…………………………………………………………………200
三、 參考歌曲一覽表………………………………………………………………214
四、 〔燕燕于飛〕採譜……………………………………………………………225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導聆:1930~1970年代之 絕代名伶

第二週 華語流行音樂始祖:明月歌舞團風雲

第三週 老歌中的酸甜苦辣、愛恨情仇

第四週 品味雅致的「精品」老歌

第五週 懷鄉情切,聲聲動人:國台語老歌

第六週 台語老歌思想起,精挑細選好曲調(一)

第七週 台語老歌思想起,精挑細選好曲調(二)

第八週 橫跨大西洋:異國風味的深情低吟

第九週 光陰的故事:清新的民歌時代

第十週 【公共參與週:11/11千里步道全國開步走】

第十一週 1948上海「歌女之歌」歌舞片大導方沛霖遺作 曲折奇情 周璇主演

第十二週 1951好萊塢「萬花嬉春」歌唱電影史顛峰造極之作 嘆為觀止的好歌好舞 金凱利主演

第十三週 1963香港「教我如何不想她」

     動聽插曲二十支 電懋公司出品 葛蘭主演

第十四週 1988台灣「桂花巷」 

     導演:吳念真 主演:陸小芬 插曲演唱:潘越雲

第十五週 版本比較:華怡保、蔡幸娟、陳潔麗、鄧麗君、靜儀的

     「東山飄雨西山晴」

第十六週 版本比較:姚莉、姚蘇蓉、費玉清、徐小鳳、孔蘭薰、鄭怡的「秋的懷念」

第十七週 版本比較:余天、鄧麗君、李碧華、鳳飛飛、陸萍、陶?的「望春風」

第十八週 歌唱同樂會

428 南管音樂賞析--講師王心心

王心心 兼任講師
心心南管樂坊 (Shin-Shin Yuefu Ensemble)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48號二樓
電話/傳真:886-2-8952-1891
網址:http://myweb.hinet.net/home5/shuping99/

個人簡介:

四歲開始學南管,師承南管名師:莊步聯、吳造、馬香緞等人,
精習指、譜、大曲及各項樂器,尤其擅於唱曲。
其音質文正,曲容嫻雅,韻情深邃,動人心絃,頗富古典歌樂婉約淳厚之典型。

畢業於福建省藝術專科學校南管組。
曾經獲得中國”全國曲藝心曲目”三等獎、
”通美杯”全國盒式磁帶銀榜獎、
華東六省”紅燈杯”歌曲最佳演唱獎及”
福建南音廣播大選賽”第一名。
1991年來台定居,隨漢唐樂府遍訪世界各國著名大學與重要藝術節。
1995年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演唱獎。

一生執愛南管藝術,從事於舞台表演。
最大心願是將所學推廣、傳承,並製作系列教材與作品集,為南管的薪傳貢獻心力。


現任:

心心南管樂坊藝術總監

任教於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國樂系、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永和社大、二重國中、板橋農會等……。


經歷:

台北漢唐樂府南管古樂團音樂總監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兼任講師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兼任副教授
永春高中南管社團指導老師
樹林國小南管社團指導老師
福建泉州南音樂團專職樂師


開設課程:

南管音樂欣賞及實習 (NANGUAN MUSIC: APPRECIATION AND PRACTICE)


重要獲獎記錄:

獎項 時間 主辦單位
中國「通美杯」全國銀榜獎 1984 中央電視台
全國曲藝新曲目三等獎 1986 文化部中國曲藝家協會
華東六省「紅燈杯」歌曲大賽最佳演唱獎 1986 華東六省一市戲曲演員歌曲大賽委員會
「福建南音廣播大選賽」第一名 1987 海峽之聲廣播電台
福建人民廣播電台
福建省文化廳
金鼎獎最佳演唱獎 1995 行政院新聞局
以《靜夜思》獲金曲獎最佳民族音樂專輯並入圍最佳製作人 2004 行政院新聞局



重要演出紀錄:

演出項目 時間 主辦單位
漢唐樂府首演「艷歌行─梨園樂舞」擔任主唱及主奏 1996 文建會
於國家演奏廳 演出「王心心南管演歌集」 1997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漢唐樂府首演「麗人行」擔任主唱及主奏 1997 漢唐樂府
於法國「亞維農藝術節」演出「艷歌行」 1998 文建會
漢唐樂府首演「荔鏡奇緣」擔任主唱及主奏 1998 漢唐樂府
與法國小艇歌劇院合作演出「梨園幽夢」 1998 法國外交部 / 文建會
於國家音樂廳與實驗國樂團演出「南音新唱」 2001
於新舞台與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演出「唐風宋韻」 2002
有聲出版品(台灣部分):

演出、出版項目 時間 出版單位
【南管移植新編】
王心心主唱 1994 財團法人台灣省音樂文化教育基金會出版
【南管賞析入門】
王心心示範演出 199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出版
【錦曲指套精選集1&2】
王心心擔任歌拍、琵琶、三弦、二弦
王心心製作 2000 珠海特區音像出版社出版
【南管六十四套指譜大全 第壹、貳集】
王心心擔任二弦 2000 漢唐樂府出版
【靜夜思─王心心唐詩南管新唱】
王心心主唱/製作 2003 風潮唱片出版

人際關係、情緒壓力、情感困擾、生涯規劃、自我探索.....周志盈老師

周志盈老師
美國Duquesne University心理學碩士
現任清華大學、台北大學、實踐大學諮商中心輔導老師
精神疾病,心理諮商,最佳輔導老師

曾任:
職稱 華梵大學諮商輔導組輔導老師
學歷 美國杜根大學心研所碩士
專長 人際關係、自我探索、情緒壓力、情感困擾、生涯規劃
嗜好 旅行、畫畫、看電影、閱讀、調酒
E-mail: [email protected]

華梵大學[心靈小站]
http://www.hfu.edu.tw/~pc/story01.htm

台北大學-諮商中心
http://www.ntpu.edu.tw/admin/a8/org/a8-7/consult.php

清華大學-諮商與輔導系列-愛情與人生
http://www.gec.nthu.edu.tw/root_en/course/courb

實踐大學-諮商中心
http://www.usc.edu.tw/admin/sao/cdc/index.htm

中心概況:
諮商發展中心是為服務校內同學而設立。協助同學有良好的適應,
能因應心理上的困擾,探索及發展自我。

目前諮商中心有主任一位、專任老師三位、兼任輔導老師十位、
資源教室老師二位、實習輔導老師一位。

服務及處理的業務包括:資源教室、導師業務、親師座談會、
新生心理測驗團測、成長團體推廣活動、班級座談、
北區院校輔導工作計畫活動、 緊急個案危機處理、
性騷擾及性侵犯防治處理委員會、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輔導志工招募、個案檔案管理…等。

服務簡介:
度過人生的幽微與欣喜;歡迎細嚐人生的味道……
在人生旅程中,每一個路口都是選擇,
有時因為抉擇,感到徬徨、焦慮、不安,
有時因為挫折,感到失望、挫折、沮喪,
如果這時有人為您點起一盞引路燈,那該多好~
在陪伴與引路的過程中,我們提供各項服務,歡迎您來坐坐,了解各項資源。
中心共有五位專任老師,十二位兼任輔導老師,老師們各有專長,
豐富的大學生活學習與體驗開發,我們願意陪伴您一起走過,也等您積極來自我開發喔!

個別諮商服務
我們提供個別會談,協助您處理性別議題、親密問題、學習困擾、
生活適應、危機防治、人際關係、家庭探索、生涯規劃等人生議題,
也提供緊急處理與轉介,讓更多資源能相互整合,為您提供VIP的服務。

心理衛生預防推廣活動
我們會辦理主題心理成長工作坊、成長團體、座談會等,增進參與者的
自我了解,使您對自我有更多的認識,除了增進心理適應能力之外,更能
發展自己已知和未知的潛能。

心理測驗服務
我們提供也提供心測服務。心理測驗是一種對自我了解的參考工具,測驗結果
沒有所謂對錯,也不是唯一的標準,目的是希望可以提供個人對自我有更深的
了解與認識,並協助做進一步的判斷與抉擇。中心具有多項測驗,免費提供
同學使用與諮詢。

班、系、院輔導老師制度的建立與推動
除了個別,以及小團體的服務,我們也推行系、院輔導老師的制度。
以系、班為單位,宣導諮商助人的積極功能,定期拜訪系、所師生,主動
提供諮商服務,並規劃主題式的班級輔導座談等,除了讓同學更了解諮商資源之外,
也將及早面對與處遇同學的心理需求。

輔導志工
輔導志工群是中心最最可愛的學生團隊。我們結合有助人意願之同學,協助
諮商發展中心推動心理衛生預防推廣活動,以散播心理衛生觀念至學校各角落;
提供各種機會、舞台和訓練,予有志參與志工服務行列的同學,使同學有機會
展現創意、增廣視野、並實質體認與實踐服務助人之態度與能力,拓展志工們的
大學服務生活。

輔導相關書籍、期刊、錄影帶、錄音帶資料之借閱
中心設有圖書室,內有協助心靈成長的好書、好電影等等可供借閱,亦備有
報紙供同學取閱。

性別平等教育及性騷擾暨性侵害防治處理
我們辦理性別平等、生命教育之演講、工作坊、與讀書會等活動,以
增進學生性別平等之觀念與行為;成立並新修訂性別平等委員會,以
建立校園性別平權的友善環境為目標,並推展性騷擾與性侵害申訴管道之相關工作。

辦理導師業務
定期舉行導師輔導知能,期中知能工作坊、獎勵導師生小團體會談制度、協助
導師增進輔導知能,並提供導師諮詢與緊急個案處遇,提升
導師面對同學的相關心理衛生知能。

身心障礙學生輔導
本校成立資源教室,由教育部聘任專職輔導員負責全校聽障、肢障及其他障別學生之輔導,
包括:課業輔導、同儕輔導、休閒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輔導等,
中心亦提供輔具協助學習。

彩編舞動原住民 「原住民文化之美」-講師:利珍‧妮卡兒

講師簡介:
現任新世紀文化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新世紀文化藝術團 -團長:利珍.妮卡兒
02-23225766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8之1號3樓

簡介:
民國八十七年成立,是國內活躍且知名的立案原住民演藝團體。
團長利珍妮卡兒招集各族熱愛原住民文化的男女青年所組成,團員
有大專生、教師、上班族等共約六十人。

本團以原住民各族年青人結合的業餘團體,為的是把
台灣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最美最有價值的部份呈現給社會大眾。


成立宗旨為:
培養原住民傳統樂舞人才。落實部落藝術文化紮根及傳承工作。結合
部落豐富的藝術文化,藉由團體演出走向社區、學校、及各部落,進而
向國際舞臺推展,增進國際藝術文化交流。

新世紀文化藝術團。
是國內目前最活躍、高水準、被受肯定的立案原住民演藝團體。
由團長:利珍‧妮卡兒召集十族熱愛原住民文化的男女青年組成。

該團藉由團演出走向社區、學校及各部落,進而向國際舞台進軍,
遠至波蘭、墨西哥、紐西蘭、大陸、日本、新加坡、美東、泰國等地演出,
演出經驗豐富逾三百場,帶來阿美族鬥舞、卑南族卡萊雅花環、達悟族勇士舞
及原住民傳統歌謠。讓台灣原住民的樂舞成為在國際交流的場合,傳送我們
國際值觀及愛心的最佳禮物。

原住民族委員會
http://www.apc.gov.tw/official/index.aspx

「原住民觀光產業資訊」網站
http://visitnative.nat.gov.tw/community.htm

206 現代人ㄉ媒體防身術---余陽洲老師

媒體改造,小市民一起來/ 余陽州:發表
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0
媒體改造學社(簡稱「媒改社」)首頁
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

余陽洲老師簡介:
個人簡歷
現職:世新新聞系講師(1988 年迄今)、思潮社指導老師
學歷歷:政大教育系畢
Uni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 新聞研究所碩士

寫(譯)作
1. 〈閱聽人與媒介效果〉(譯),《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韋伯文化,2002 年元月
2. 〈危機、亂源,與媒體識讀〉,《媒體識讀教育月刊》#23,2002 年9 月
3. 〈媒體識讀之社大篇—兼談教育師資培訓〉,東華大學「媒體素養工作坊」,2003 年3 月
4. 〈媒體識讀在永和社大〉,《媒體識讀教育月刊》#30,2003 年6 月
5. 〈多重觀點下的大眾傳播媒體〉,《媒體識讀教育月刊》#31,2003 年9 月
6. 〈媒體公民教育的重要概念與教學特色〉,《師友月刊》#436,2003 年10 月
7. 〈疑、問連連,新意遍遍:Baran 與Davis 著《大眾傳播理論》讀後感〉,《新聞學研究》,第七十九期,2004 年4 月
8. 〈媒體識讀教學的獨白與對話〉,第六屆社區大學研討會大會手冊,2004 年4 月
9. 〈廣告識讀入門〉,《媒體識讀教育月刊》#37,2004 年5 月
10. 〈分道不揚鑣:永和社區大學與世新大學媒體識讀課程之比較〉,永和社大講師工作坊,2004 年7 月
11. 〈在社大的舞台上演出—「媒體識讀」課程與教學經驗談〉,《社大開學》#19,2004 年8 月
12. 〈媒體識讀的實作、實作的媒體識讀—一門新課程的起源與教學經驗談〉,中華傳播學會2005 年年會,2005 年7 月
13. 〈「媒體識讀」的素描與想像〉等六章,收錄於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正中書局,2005 年8 月

教學相關經歷
1. 講師,北縣永和社區大學媒體識讀課程,1999-2005 年
2. 審查委員,「第二屆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審查委員會」,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
3. 評審委員,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1-2004 年
4. 講師,媒體素養講師群,富邦文教基金會,2001-2004 年
5. 講師,菸害媒體識讀活動,國民健康局,2002-2004 年
6. 講師,國小媒體識讀教育師資培訓,媒體識讀推廣中心,2002-2005 年
7. 講師,新聞稿寫作研習,台北縣消防局,2002 年11 月
8. 講師,海外知識青年媒介研習班,教育部,2003-2005 年
9. 講師,新聞稿寫作研習,農委會林業所,2003 年12 月
10. 講師,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媒體識讀課程2004-2005 年
11. 講師暨甄選委員,媒體素養社區種籽師資培訓營,公共電視,2004 年10月
12. 講師,媒體識讀課程,原住民電視台,2005 年4 月
13. 主持人暨與談人,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媒體識讀」教學工作坊,2005 年7月
14. 講師,新聞稿寫作研習,交通部高公局、鐵工局、高雄港務局、運輸所等,2005 年7-9 月
15. 講師,兩岸大學生研習營媒體識讀課程,2005 年7-9 月
**** [世新大學]名師錄 *********
有幾個老師讓我一直念念不忘,他們的教學方式非常有趣,人也很好玩。

.......有趣的老師不只一個,.........
外號殺手的老師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像是余陽州老師.
余陽州老師是教新聞學的,他的考試分數為累加式的,要被他當蠻容易的.
我還記得他在一次期末考試最後一題出到,蟑螂六隻腳的行走方式為何?
那是道加分題,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後來考試卷發下來,
他對我們說那是他臨時想到的題目,因為他蠻疑惑
[蟑螂的走路方式],所以想問問我們,
當然班上沒有人答對,
拜託,誰會去注意蟑螂的走路方式啊,老師還在課堂上認真解答,
他說蟑螂是先用一邊的腳前兩隻先前進,後面一隻腳才跟上,
然後另一邊也是用這樣的方式配合對邊腳步的步驟,
真是天才,虧他想得出來......... [世新大學]
http://school.iamcool.net/tw/os_school_article.php?sd=139

余陽州老師研究媒體:問題背景與動機

僵化的思維下,台灣普羅大眾的住家文化,儼然為大眾媒體型塑了一個適合庸俗電視文化的溫床。
定格的公寓格局,規格化了思維模式。但,更深層的是,思維相近、集體焦慮相似,靈魂卻是那麼陌生。
伴隨著台灣經濟的起落,電視似乎已取代了大廳堂的祖先牌位、觀音漆等擺飾,觀看電視
成了家中成員的共同娛樂。

新聞節目正以聳動的標題、辛辣的內容、及一窩蜂的SNG現場連線來繫緊人們的視角。
記者死命的追著受害著,嗜血的問:「你的心情如何?」。自殺新聞不斷,跳樓的、燒炭的不一而足。

新聞完後的廣告則推波助瀾賣力的告訴大家,男人(做粗工者)要為明天的體力預作準備,
所以要喝保力○○或者是維士○,女人要皮膚白細,否則會羞愧一生…………,這些現象建構了
台灣的電視文化,也建構了你我部分思維。
余陽州(2005)驗證了媒體的商業性格及專業不足問題,而郭宏恬(2005)則對媒體廣告影響
學童消費行為與潛意識提出警示。而張志明(2003)、楊淑晴(2003)、陳千錦(2004)、陳玉珍(2003)等
幾篇研究則驗證了媒體中的性別現象,足以建立性別意識型態、刻板印象。如此性別現象雖不見得
會產生立即力量,但不假思索的行動力日後將更為驚人(王慶中、萬育維,1995)。

電視廣告的魔力是「無遠弗屆」--看得到的是商品的展示與推銷,看不見的
卻是性別意識型態、性別區隔、女性身體商品化。這些潛在的意識型態提示著人們,
遵循著傳統的價值才是正道!!
性別意識其發展為一連續、變動的歷程(謝芳怡,民93),如果能善用
大眾媒體所蘊含的豐富視覺文化影像,則它亦可躍升為性別教學的主角,產生
一種啟發與思辯的力量。因此研究者思以行動研究模式,試圖在性別平等議題上
解構電視媒介所造成的性別刻板印象,以行動力作為螳臂擋車的微薄力量,解開
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魔咒,喚醒學生基本的性別意識。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究並檢視學生性別刻板化現象。
(二)培養學生媒體識讀能力。
(三)以融入式性別平等教學,增進學生性別平等概念。
(四)探究性別平等教學過程,教師所面臨之教學困境。

素描及其延伸--林滿紅
(國立藝術大學畢.專業藝術工作者)
講師簡介:藝術的可貴在於讓人體認新的觀念、新的看法,....

【談藝術創作及其意義】
藝術創作是體現個人內在精神思維的活動,是感性和理性具體的呈現。...
曾經跟過林老師與周老師學習素描及藝術賞析,近兩年的體悟,改變了
家與公司之間的視野。

對社大的期許: 進入社大的學習行列,無論是講師或學員,
都會逐漸發現一些關於生命的律則。
瞭解真實生命之所在是幸福的,希望社大可以陪伴我們
走入更精彩、更豐富的人生。


相關資訊:
永和社區大學·藝術課程聯合會
http://blog.yam.com/art71

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作者:永和社區大學:全國促進大學/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77941

內容簡介:
如果藝術不再靜置於美術館供人評賞,而是生命中每一天都必須面對的衝突、挫敗和喜樂……

  ●七十歲的阿媽如何以畫圖對抗親友逐漸凋零,不可逆轉的生命法則?

  ●創作如何讓只有半張雙人床空間的家庭主婦、心中只為家人牽掛的媽媽重新破繭而出,意識到自我?

  ●釋出大光圈、小光圈「自主範圍」的攝影老師,如何和渴求光圈8或11「標準答案」的成年學員拉扯?

  這不是一般教授「藝術」的書,裡面的成品(包括攝影、繪畫等)全是學員們的作品,這些學員可能原本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或從來沒學過繪畫的媽媽,他們先要突破自我的心理設限,反省既有的家庭關係,才有能量恣意揮灑每個人都可能潛藏的藝術本能,甚至發展出高水準的藝術成就。

  這裡的老師們雖然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面對成人學生,也是第一次,如何引導已有豐富生命經驗的生命,甚至年紀比自己還大的學員,跳脫原有的束縛,吸收藝術自由的氣氛,這一切都蒐羅在這本書。

  因此這不是一本靜態展示的成果展,更是老師與學員生命經驗、意氣相交後,充滿挫折、困惑、滿足的人群互動的故事。

  原本與「藝術」無緣的學員,因為與社大新的藝術觀點偶然相遇後,從此改變了他們平凡無奇的生命。



三十歲的青春期──走進繪本樂園
關於創作,我是這麼想的,以某種方式表現一種或多種想法、思考,
清晰的或模糊的,理性的或感性的,而且是相當主觀的。

儲玉玲-繪本創作者
永和社大【我愛圖畫書】、【兒童文學】、【小說創作】學員

苦難ㄉ經歷.精彩ㄉ人生.創造不平凡ㄉ著作家

424 台語閱讀-吟詩與書寫 楊青矗講師
http://www.daiwanwe.com/

「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得主楊青矗
http://tnews.cc/06/newscon1.asp?number=3757

第廿五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得獎人-得主楊青矗
http://www.wusanlien.org.tw/winner/25/25_10.htm

楊青矗講師-學歷&經歷
http://www.president.gov.tw/1_structure/famous/2_lqz.html

楊青矗-詳細資料

楊青矗,原名楊和雄,1940年出生於台南縣七股鄉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
因家境艱難,20歲起就挑起全家生活重擔,先後做過出版、男女服裝店、
洋裁補習班教師。

楊青矗,台南縣七股鄉港東村人,童年隨父親移居高雄,
曾在高雄煉油廠服務,還擔任過西服裁縫師傅,從事文學工作之後,
寫過散文、現代詩,後因生活圈鄰近加工出口區,開始撰寫
工人小說而享譽文壇。

  楊青矗曾因美麗島事件坐牢四年,出獄後於一九八七
年結合本土派文學創作者,組成「台灣筆會」,並獲選為
創會會長,目前擔任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
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董事,並兼任台灣師範大學人文中心,
及永和、大同、三重、新莊等社區大學「台語讀冊、寫作
與教學」課程之教師。

  戰後在台灣如果寫工人作品,會被情治單位視為隔岸
與中共唱和、會被戴紅帽子,因而沒有人敢寫工人小說。
楊青矗卻開創風氣之先,為勞工執言,其作品《工廠人》
、《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書,膾炙人口,因而被
譽為「工人作家」。

  楊青矗的文學創作,勞工短篇小說集《工廠人》、農
村作品集《在室男》早成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二部曲長
篇小說《心標》、《連雲夢》,則是台灣第一部寫白手起
家創業者的滄桑史,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及景氣的起落與企
業家的成敗留下紀錄。

  楊青矗的文學具有國際知名度,一九八五年應邀至愛
荷華大學國際作家計畫研究,十二年前德國特利爾大學德
籍研究生英格麗蘇(Ingrid Schuh),碩士論文寫的就是「
台灣作家楊青矗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研究生陳曉娟,
在呂興昌教授指導下以研究楊青矗的小說,撰寫成論文獲
得碩士學位。柏克萊大學教授 Thomas B. Gold 在哈佛大學
執教時,曾將「楊青矗短篇小說選」一書譯成英文,做為
其教課的教材。

  楊青矗幼年在高雄讀私塾,奠立了台語、台文的基礎
,過去的二十年間,他戮力於台灣語文的推廣、教學,也
積極編篡了無數台灣語文的讀本,在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
《台華雙語辭典》,這本辭書成為學習台灣語言、文字的
基本工具,他倡議以華語注音符號來標音台文,有不少的
迴響。

  而以《台華雙語辭典》為基礎,楊青矗出版了十五冊
的《台語注音讀本》,又編篡《台語語彙辭典》、《台灣
俗語辭典》,最近他則編選了台灣古體詩,名為《台詩三
百首》,將四百年來在台灣創作的六、七萬首古詩,選取
其中三百首,加以台、華兩語注音、注釋、賞析,呈現台
灣古詩精華。這本《台詩三百首》將於年底出版。

  楊青矗雖然用二十年歲月投入台灣語文的世界,但是
他仍未放棄文學的夢,原先就決定在《台詩三百首》問世
之後,就要回歸文學創作之路,現在吳三連獎的榮耀加諸
其身,更堅定他重回文學世界的意念,讓我們期待他的小
說新作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