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的故事(ㄧ)

2009100320:38
第一次從家人口中聽到她時,就深深為她的地名而感興趣!好有感覺的名字啊!一個空檔的假日夜晚,與家人散步到廣州街,因為沒帶相機而先簡單了解ㄧ下,但已經有了再次光臨的決心了!

今天終於如願以償,再次來到剝皮寮老街,邊看邊拍照,不知不覺中竟過了三個鐘頭,可見是個相當有看頭的老街,如果路過不妨停下腳步,感受一下走入時光隧道的感覺吧!

[剝皮寮的歷史背景]

剝皮寮位於老松國小校園南側,今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而自清朝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

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於1945年之後,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意外被完整保留。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3年8月成立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的經營團隊-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004年,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不過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仍維持頹圮的老舊建築模樣。

[名稱的演變]

福皮寮街→ 福地寮街→  北皮寮街→  剝皮寮街

「剝皮」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目前仍舊沒有確切的答案,或以字解釋著眼,認為「剝皮」之名來自於剝樹皮、剝獸皮;另以發音相類著眼,認為「剝皮」即是「北皮」各家說法莫衷一是,仍待進一步的資料加以考證釐清。

IMGP7882

帶你走入歷經清朝、日治時期存留至今的古建築 

IMGP7851

IMGP7856

傾聽當地居民說古早古早的故事

IMGP7857IMGP7860

感受古蹟活化再利用的成果

IMGP7868IMGP7870

古建築注入新生命的表現

IMGP7861IMGP7863

當百年建築遇上當代藝術時,會擦出那種「混搭」的火花!?

IMGP7864 

~待續~

2009/10/03 剝皮寮歷史街區巡禮

[交通資訊]

‧搭乘臺北捷運板南線於龍山寺站下車步行8 -10 分鐘即可到達。

‧萬華火車站(沿康定路往北步行8 -10 分鐘即達)

公車

  • 218、218(直達)、302、628、673、藍29 於老松國小下車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http://59.120.8.196/enable2007/)
地址所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
聯絡電話:02-2336-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