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前衛教短片

2012061618:11

乳癌術前衛教短片
和平婦幼院區復健科

 

衛教短片 

http://youtu.be/xgkc_lqGr6M

 

        親愛的乳癌病友您好!!我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物理治療師,以下短片將為您介紹乳癌手術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適當的處理方式,及術後循序漸進的復健運動計劃

依據患者病況和手術方式的不同,術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手臂的疼痛、痠麻

          患側上背、胸廓、傷口的緊繃

          患側上肢腫脹

          肩關節活動角度受限

          功能性活動受限

          肌肉力量減弱和耐力變差等等..

 

復健運動的目的:減輕術後肌肉之疼痛、痠、麻、僵緊等不適現象

        促進血液、淋巴循環,防治腫脹情形的發生

        避免組織粘黏

        恢復肩關節的活動角度

        回復手部功能性活動

        穩定情緒、紓解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執行運動的原則:

          次數由少變多

          動作幅度由小至大

          速度則由慢到快

          切記~不要勉強,要量力而為~

運動的時機:

          手術後第一天就可開始復健運動

          至少持續一年以上

          我們依病程的進展規劃包括

          初階動作

          進階動作

          高階動作

          分述並示範如下~ 

初階動作

手術後第一天開始,以不產生疼痛為原則

1.         腹式呼吸運動

2.         握拳運動

3.         手腕、手肘運動

4.         輕拍運動

5. 頸部運動

 

腹式呼吸運動

平躺,用鼻子吸氣使胸部、腹部鼓起,再以圓嘴吐氣,同時腹部內縮至氣吐盡,亦可於坐、站姿時進行,具放鬆效果,可減輕肩、胸的緊繃感和壓迫感。

握拳運動:

手臂以枕頭墊高於心臟,手掌握拳,一握一放,可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及刺激淋巴液回流,預防腫脹。

手腕、手肘運動:

臂以枕頭墊高於心臟,手腕像用手搧搧風一樣,一上一下擺動。

再以手碰肩重覆將肘關節彎曲、伸直。

這兩個動作一樣具有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及刺激淋巴液回流,預防腫脹的功能。

輕拍運動:

手臂以枕頭墊高於心臟,用健側手幫患側手輕拍,由手掌、手背開始輕輕拍至肩頸,力道有如蜻蜓點水般不要太重,此運動可減輕術後的疼痛。

頸部運動:

在坐姿或站立時進行

頭部向前彎、向後仰,向右轉、向左轉,向右側彎、向左側彎,每個動作動到底時停留5~10 秒 再慢慢回正,此動作可以牽張肩頸緊繃的肌肉群。  

進階動作:

在引流管拔除後開始(或約術後第七天),以不牽扯傷口、影響癒合、恢復肩關節活動角度為主。

  1. 鐘擺運動
  2. 前舉運動
  3. 肩外轉內轉運動
  4. 爬牆運動
  5. 手碰肩運動
  6. 毛巾操運動(視個人狀況約第三週後再開始)
  7. 推牆運動(視個人狀況約第三週後再開始)

  鐘擺運動:

        雙手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向前向後輕輕擺盪。

        狀況較好時,改採弓箭步,健側腳在前,彎腰使患側手臂自然下垂,利用重心移動使手臂前後擺動或旋轉。

前舉運動:

        雙手交握,向前、向上慢慢舉高,高度以不拉扯傷口為基準,於臥、坐、站姿下皆可進行。

肩外轉、內轉運動:

        坐或站姿時,雙肘彎曲90度於身體兩側,將雙手交叉再用力張開,不拉扯傷口為基準。

爬牆運動:

        面向牆壁站立,用第二、三指指腹沿牆壁慢慢往上爬行,在所能達之最高處停留5至10秒,記得放下時也應順著牆壁慢慢下滑。

手碰肩運動:

        站立,雙手先插腰,依序碰同側肩膀、碰頭頂,再碰對側肩膀,最後返回插腰姿勢。

 毛巾操運動:

        雙手置於身後一上一下,抓住毛巾後,以健側手將患側手往上或往下拉至一點點緊處,停留5至10秒後再慢慢鬆開。

 推牆運動:

        手肘微彎,雙手撐於牆上,依個人狀況高度由低至高(比肩低→ 與肩同高→ 在眼睛前方),雙手用力推牆,一推一放,肩肘用力但不出現動作。

 高階動作:

        約手術後一個月開始,以增加肌力、耐力為主

  1. 捏球運動
  2. 站立式伏地挺身運動
  3. 漸進式重量訓練(<2㎏)
  4. 彈力帶運動
  5. 轉圈運動

 捏球運動:

        坐或站姿時,手臂上舉高於心臟,手握小皮球,用力捏球再放鬆,捏放10至20下時手臂放下休息再重複做。

此動作一方面可訓練臂力,一方面可促進淋巴循環預防水腫

站立式伏地挺身運動:

        距一手臂長度距離,面血牆壁站立.雙手伸直貼牆與肩同高,身體往前壓彎曲雙肘,再將手肘用力伸直如伏地挺身般將身體撐起。

漸進式重量訓練:

        手拿水瓶或沙包,由輕至重(以不超過2公斤為限)做各方向運動,如舉啞鈴動作、側舉(不宜超過90度)、前舉…等,記得身體應保持直立,以避免錯誤的代償動作。

彈力帶運動:

        利用彈力帶進行各方向的抗阻力運動。

        運動時應配合呼吸緩緩拉放,一邊拉彈力帶一邊吸氣,在還原的同時一邊吐氣,建議的動作有以下5個:

(1) 肩外轉內轉運動:坐或站姿時,雙肘彎曲90度於身體兩側,手握彈力帶用力張開在慢慢回復原位。

(2)划船動作:坐姿下挺直背部,自水平伸直處彎曲手肘向後拉至腰的側後方,再慢慢回復原位。記得手肘不可側向張開,要往後拉。

(3) 歡呼動作:自健側大腿前方朝外上方伸展,呈歡呼動作再慢慢回復原位。

(4)外展動作:手臂自垂放於身體旁側舉至30~45度,再慢慢放下。記得側舉時身體要保持直立,也不可以聳肩。

(5) 水平外拉動作:手臂向前伸直與肩同高, 將彈力繩水平向外側拉.再緩緩的還原。

 轉圈運動:

        利用肩輪或繩子做肩關節的旋轉動作。

        手臂伸直,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畫大圈。

注意事項:

        運動時傷口會感到些微緊繃是正常的,但是患側手不可感到過度痠痛。

        儘可能在鏡子前做運動,以矯正不當姿勢。

        運動過程中或結束後,如果有任何異常疼痛或不適,請暫停運動,與專業治療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修改運動計畫或繼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