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管?北管?

2009060622:12

回到鄉下家附近的一家小廟-石母祠,為慶祝端午節竟有南管、北管戲曲的演出,讓一向寧靜的鄉間,頓時熱鬧滾滾!好奇心使然,走進看看,約五人的樂團,邊唱邊敲擊,把氣氛炒得如此高昂,非常有趣,有保存價值,記錄下來吧!

為了進一步了解傳統戲曲南管與北管的區別,於是上網搜尋資料,一起來了解吧!南管 & 北管

南管與北管都是台灣傳統的音樂及戲曲,近一兩百年以來,南、北管是台灣民間最主要的兩大音樂體系。

在明末清初,中國各地有許多新興的地方聲腔向南傳播,其中,在清代經由廣東、福建傳至台灣的非閩、客語系戲曲,統稱為「北管」,其戲曲演出以「官話」唱念,與閩南語系的「南管」不同,北管傳入台灣的時間比南管晚,約在乾隆、嘉慶年間,或更晚陸續傳來的。

北管與南管的音樂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北管音樂大多高亢喧囂,南管音樂則是徐緩文靜。

南管音樂婉轉悠揚,其主要的樂器以以琵琶為主導搭配洞蕭、三絃及二絃輔助。演奏時,可唱可奏,搭配泉州古腔,演奏時感情豐富。曾獲康熙皇帝賜封「御前清客」的美譽。

北管音樂傳入台灣的時間較南管為晚,大約在乾隆、嘉慶年間,或是更晚。只要從廣東福建傳入台灣,非閩、客語系戲曲皆稱為「北管」。北管的樂器多以打擊樂器為主,曲調高揚激越。如果南管是古時的抒情歌曲,那麼北管應該算是當時的熱門音樂吧,特別在廟會,婚喪喜慶的場合更常被用來當作伴奏的音樂。

[延伸閱讀]

北管–戲曲範圍
北管–戲曲範圍

IMGP3399

IMGP3400

IMGP3402